如今,伴随着注册资本认缴制的实施,注册公司期间大多数情况下已无需开展验资,也无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。不过,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仍然存在着需要开展验资的情形。那么,哪些情况下需要开展验资?验资的适用情形有哪些?接下来,本文来带您对此进行具体了解!
1、哪些情况下需要开展验资?
详细说来,这些情况主要包含:
(1)公司设立。有了成立新公司的诉求,那么在公司名称确定下来以后,如若想要实缴注册资本,就要去银行开验资户,然后存入注册资本委托会计师事务所验资。
(2)注册资本变更。公司注册资本如不能满足经营需要,想要增加或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时,也需要开展验资,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申请变更登记的注册资本变更情况进行审验。
(3)了解公司经济实力。公司在寻求对外合作的时候,合作伙伴有时候会想需要对公司的经济实力进行把握。这时候,也需要公司进行验资,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。
2、验资的适用情形有哪些?
而有关于验资的适用情形,其主要包括:
(1)在被审验单位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设立(开业)登记;
(2)出资者分期缴纳注册资本;
(3)企业新设合并、分立,或企业改制时以部分资产进行重组,通过吸收其他股东的投资或转让部分股权设立新的企业,新设立的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;
(4)被审验单位出资者(包括原出资者和新出资者)新股入资本,增加实收资本(股本);
(5)被审验单位将资本公积、盈余公积、未分配利润等转为实收资本(股本);
(6)出资者将其对被审验单位的债权转为股权;
(7)被审验单位因合并增加实收资本(股本);
(8)被审验单位因吸收合并、派生分立、注销股份等减少实收资本(股本);
(9)被审验单位整体改制,包括由非公司制改为公司制企业、内外资企业互转。
以上是对“哪些情况下需要开展验资”这一问题的具体解答以及验资的适用情形说明。对于对是否开展验资存有疑问的企业来说,如对此不了解,便有必要对文中介绍情形进行详细把握!